为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根据《舒城县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实施意见》,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重点规模企业,着力推进体制创新、科技创新。通过鼓励、支持和组织广大科技人员创办领办经济实体,进驻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围绕产业开展技术服务,把先进适用技术直接导入工农业生产第一线,逐步形成以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为依托,以各类专家、科技人员为主体,以广大的乡土人才为基础的基层科技创新服务网络,构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促进工业增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现经济和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主要目标:通过三年努力,在全县建立一支50人以上组成的科技特派员队伍,在经济林果、茶叶、中药材、蔬菜、养殖等方面创建科技专家大院10个,提升优良种苗、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龙头企业10家,创建科技创业园1个,壮大一批优势特色产业,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培育一批科技致富典型,孵化一批科技企业,提升和组建一批营销协会、专业协会、科技协会,造就一批乡土人才和新型劳动者,逐步形成有利于广大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长效机制,探索出一条科技提升与普及同步推进的地方科技工作新思路。
(二)主要任务:
1、创新科技推广服务机制。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源于实践的创新,源于基层的创造,因此,必须进行机制创新。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导向作用,优化配置科技人才资源;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为科研单位、高校院所、社会团体以及广大科技人员搭建到企业和农村创新创业的平台;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科技服务网络建设,逐步形成既分布广泛,又具有系统集成特点的新型科技服务体系。
2、创建科技专家大院。这是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实践模式上的一个创造。专家大院以当地龙头骨干企业为依托,从高校院所选聘专家教授作为首席专家,配备必要的基础设施条件,共同围绕经济林果、茶叶、中药材、蔬菜、畜禽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直接转化高新技术成果,面对面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问题,推动我县区域经济和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整体升级。
3、组建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驻点服务优势,依靠骨干企业、经济能人或专业大户,发动群众,因地制宜,组建各种类型的行业协会,把农民尽快组织起来,增强当前农村家庭分散经营的合作度。
4、开发科技项目。加强科技推广项目的开发力度,每一名科技特派员至少要开发一项科技项目,以项目载体示范带动,拓展服务空间,大力鼓励和支持科技创业人员以资金、技术等要素投入科技创业服务,与企业、大户搞联合开发,通过“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共同体。
5、搞好信息服务。要充分应用信息网络技术,大力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及时为企业、农民提供市场、技术等方面信息服务。要抓好技术培训工作,努力增强企业员工的技能。多种形式举办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加大农业科技普及的力度,努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
三、实施步骤
1、抓点示范,典型引路
根据国家科技部、人事部《关于开展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国科发政字[2004]542号)和省、市科技部门意见,2004年县委组织部、县科技局选派10名科技人员到农村不同生产领域,不同生产项目进行了科技特派员的试点工作。
2、宣传发动,制定政策
2005年县政府印发了《舒城县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实施意见》,出台优惠政策,动员全县科技人员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创办领办经济实体。县成立了“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推广科技特派员试点经验,落实《舒城县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实施意见》。
3、确定项目,组织实施
按照“自觉自愿、双向选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重点规模企业,选派科技特派员。县科技特派员领导组办公室是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办事机构,负责做好选派工作的联系、协调和组织管理工作,负责科技特派员的选拔、安排、调整工作。
4、督促检查,评比验收
科技特派员要严格按照服务合同的规定要求去实施,认真完成目标任务。县科技特派员办公室会同县组织人事部门和派出单位,对科技特派员工作进行随时检查,并进行年终考评。每年评选出10名优秀科技特派员,给予表彰奖励。对不能履行职责的,及时调整。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县成立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组织部、宣传部、人事局、科技局、财政局、发改委、农委、扶贫办、林业局、科协以及有关金融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协调领导小组,下设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办公室,挂靠县科技局。
2、加强经费保障。加大对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投入力度,县财政从科技三项经费中列支科技特派员工作专项经费,每年20万元,主要用于科技特派员的创业贷款贴息、技术开发补助、学习培训、表彰奖励等。其中:创业贷款贴息10万元,技术开发补助3万元,学习培训3万元,表彰奖励2万元,专家工作经费2万元。
3、加强统筹协调。科技特派员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必须形成上下联动、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有关部门及科技特派员办公室要切实担负起管理职责,认真做好特派员的驻点选择,配合驻点单位安排好特派员的工作和生活。派出单位要为下派人员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切实把特派员工作作为本单位工作的延伸,认真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各部门都要进一步整合资源,从项目、资金、人力、财力、信息、技术等方面大力支持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
4、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考核和目标责任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建立岗位培训制度,不断提高科技特派员的政策水平和创业能力;建立表彰奖励制度,县政府每年表彰和奖励10名“优秀科技特派员”,提高特派员工作的社会影响。县科技特派员办公室要加强宣传,为科技特派员获取技术、传递信息、交流经验和面向市场提供服务。